查看原文
其他

欧阳修与苏轼的忘年之交

苏卫军 当代江西 2024-05-12

初次见面,欧阳修和苏轼彼此就倍感亲切。谁也不会想到,相差整整30岁的两人后来竟成了“忘年交”,先后成为了北宋文坛领袖,并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


北宋年间,有这样一对才华横溢的师生,他们惺惺相惜、亦师亦友,同列“唐宋八大家”,享誉文坛千百年,他们就是“六一居士”欧阳修和“东坡先生”苏轼。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六月,欧阳修出生在四川绵州父亲工作的军事推官廨舍里,三十年后,苏轼于四川眉山纱縠行苏宅呱呱坠地。
彼时,谁也不会想到,相差整整30岁的两人后来竟成了“忘年交”,先后成为了北宋文坛领袖,并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其中种种情缘,温煦动人,值得回眸与寻味。
欧阳修雕像。
苏轼出生之时,距北宋开朝已有76年,其时,范仲淹、欧阳修、王禹偁、梅尧臣等一大批改革求新的文坛巨匠通过艰苦的努力和探索,开创了新文风之先河。
苏轼从小受到时代新风的濡染,很快成长为一名才华横溢、器宇不凡的青年。在古代,参与科考是获取功名、经世济时的重要路径。
幸运的是,苏轼在科举的路上遇上了欧阳修这位恩师。
嘉祐元年(1056)三月,苏洵带着苏轼、苏辙兄弟俩告别家乡父老,来到京城汴梁参加进士考试,苏轼兄弟首战告捷。
第二年正月,礼部侍郎、翰林学士欧阳修奉命担任礼部考试主考官。当时文坛流行华而不实、内容空泛的“西昆体”和艰涩难懂、怪诞诋讪的“太学体”文章,欧阳修下定决心,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文友发起诗文革新运动,并欲借此次主持礼部考试的机会,推动改革运动深入发展,刷新文风。
欧阳修规定此次评判考卷的标准是文章言之有物、平易流畅、感情真实,险怪奇涩、空洞浮华的文章一律不予录取。
这次科考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为考题,苏轼仅用六百余字就阐明了他以仁治国的思想,其文引古喻今、笔力稳健、质朴自然。梅尧臣首先批阅到这篇文章,大为赞赏,当即呈送给欧阳修。
欧阳修读后又惊又喜,深感文章说理透彻、语意敦厚,颇具大家风范。本想列为第一,又恐是自己的门生曾巩的答卷,为避徇私舞弊之嫌,只得忍痛割爱,使该文屈居第二。后在礼部复试中,苏轼获得第一,殿试中苏轼和苏辙同科进士及第。
按照北宋惯例,金榜题名后,主考官和新科进士便有了师生的名分和情谊。苏轼按惯例向恩师呈递了《谢欧阳内翰书》,表达谢意。该文高屋建瓴,精要概述了宋朝开国以来文学发展的历程,彰显了年轻的苏轼不凡的见识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
欧阳修读后击节赞赏:“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回家又对其子说:“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也。”
后来,苏洵又带着苏轼兄弟登门拜见欧阳修。初次见面,欧阳修和苏轼彼此就倍感亲切,欧阳修对苏轼欣赏之至,从此结下了亲密情谊。他充满温情地对苏轼说:“此我辈人,余子莫群。我老将修,付子斯文。”欧阳修此时已决定把苏轼当成文坛接班人来培养了。
经欧阳修的介绍和推荐,苏轼还拜见和结识了宰相文彦博、富弼,枢密使韩琦等朝中重臣,他们都以国士之礼相待苏轼。
欧阳修对苏轼的热情奖掖和广为延誉,使苏轼名噪京师、声震天下。

苏轼。图源视觉中国
嘉祐五年(1060)二月,苏轼兄弟在老家服完母丧后再次来到京城,他们对朝廷的任命辞不赴任,而是在欧阳修的保举下参加了第二年的制科考试。
欧阳修在保举状中写道:“臣今保举,勘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如有缪举,臣甘伏朝典。”
“制科”是由皇帝特别下诏并亲自主持,为选拔非常人才而特设的一种考试,应试者须有朝中大臣保举,难度极大,且通过者极少,苏轼破天荒考入三等(一二等虚设,实际三等为最高等,苏辙考入四等),之后被授予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欧阳修再次充当了苏轼成长路上的阶梯。
苏轼也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他发扬了欧阳修刚正直率、风节自持、标举儒家名节的人格精神,坚持欧阳修开辟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改革方向,继承欧阳修忠心为国、宽简爱民的执政理念,纵使仕途多舛,始终不改初心。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苏轼服完父丧返京在直史馆任职。第二年,神宗和王安石发动了以“理财”和“整军”为中心的变法运动。变法声势浩大、来势汹汹,为的是富国强军,巩固宋朝政权,缓解社会危机。
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则认为祖宗之法应“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应全盘改之。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元老重臣大多认同司马光的政见。
而苏轼对于这场暴风骤雨般的改革运动,开始是困惑、不安,但随着变法的深入,其弊端日益显现,变法并没有减轻底层人民的负担,反而加深了社会矛盾,最后苏轼选择站在司马光、欧阳修等反变法派元老大臣的一边。
这不能完全排除苏轼与欧阳修等元老重臣的人事渊源因素,但更大的原因是他秉承了欧阳修宽简爱民、实事求是、不务虚名的从政理念。
像欧阳修刚正直言、勇于进谏一样,苏轼反复进谏批评新法的弊端,令神宗十分不悦,最后被政敌乘机罗织罪名弹劾。
在此后的宦海生涯中,苏轼不管是身处何境,为官何方,恩师欧阳修都是他的榜样。
在杭州期间,他治理西湖,慎重处理诉讼,尽心尽力,为民造福;密州任上,他挺身而出,为民请命,根治蝗灾;徐州任上,他蓑衣草鞋,抗洪抢险,治理水患;
因在诗中暗谕讥讽新法和朝政而被贬黄州,他也没有就此沉沦,还是心系百姓,创立救儿堂,纠正当地溺婴的恶俗;
重回朝廷核心后,他“为时”“为天下”爱护后进,“苏门四学士”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等都成为日后北宋文坛引人注目的杰出人物。
“欧阳修和苏轼、苏辙在颍州”雕像 。
对欧阳修的知遇之恩,苏轼始终谨记于心。熙宁四年(1071)九月,苏轼在去杭州上任途中和苏辙一起到颍州看望在此致仕的恩师欧阳修。
苏轼兄弟的到来,令欧阳修高兴不已。他们兴致勃勃地荡舟西湖,饮酒赋诗,畅谈终日,温馨的画面定格于深秋的湖面。
一天,欧阳修对苏轼兄弟俩说:“你自请出知外郡,符合我的思想。我平日所讲的文学,一定要与道义相结合。只会写文章,没有品行,见利忘义的人,不是我的学生。”
欧阳修把领导文坛的接力棒交给了苏轼,苏轼也发誓遵循老师教诲,至死不易。在颍州流连了二十多天后,苏轼依依不舍地前往杭州上任,没曾想这次分别竟成了永别。
第二年欧阳修溘然长逝,苏轼因公务在身,不能前往吊唁。他满怀悲痛地写下了《祭欧阳文忠公文》以寄哀思:“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救,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吾私。呜呼哀哉!”
祭文真挚动情,上为天下苍生而悲恸,下为自己的情感而痛哭。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终其一生,苏轼对恩师一直感怀备至。
扬州的平山堂是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时修建的名胜,凭栏远眺,江南诸峰与楹廊齐平,故名“平山堂”。当年欧阳修常与宾客在此赏荷纳凉、吟咏达旦。八年后他送好友任职扬州时作的一首《朝中措·平山堂》使其名闻天下。
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州移知湖州,途中再次来到平山堂,这已是他第三次来此缅怀恩师了。
堂前欧公亲手种植的杨柳、墙上书题的诗句依旧,斯人已逝,往事如烟,苏轼睹物思人,抚今追昔,情难自抑,写下了著名的《西江月·平山堂》,对恩师的怀念流于笔端,难掩悲伤。
元祐六年(1091)八月,苏轼出知颍州。一到颍州,他抑制不住对欧公的想念,月夜泛舟颍水,回忆着二十年前和弟弟苏辙一起前来看望老师,同游西湖的美好时光。
忽闻远处传来悠扬婉转的歌声,歌词正是四十三年前欧阳修所作的《木兰花令·西湖南北烟波阔》。苏轼嗟叹不已,有感而发,步其韵作《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一首: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
此时距离欧公作《木兰花令》已过去近半个世纪,时光转瞬即逝,如今在这清寒秋夜的颍水上,熟悉欧公音容笑貌的,除了水底的月亮,也就他这两鬓斑白的学生了。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切实以高质量落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武功山靠什么“武功”闯“江湖”
寻找《千里江山图》里的庐山
峡江米粉“味”你而来
“春晚押题”不应为春晚所惧

舌尖上的赣南客家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